第613章 西南边疆行(一)-《重生61,我带了一座军火库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京哈招待所前台大厅,靠窗的雅座。

    周常利用手一指正在喷云吐雾的黄健,介绍说,

    “牛宏兄弟,老黄可不是一般的人啊,他是京酱菜园的总经理,祖传的制作腐乳的手艺,厉害着呢!

    他,有钱人,租你的房子,你完全不用担心房租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佛爷,你过奖了,我也不过是做了些臭豆腐而已,上不得台面,以后还要请佛爷和牛宏兄弟多多关照。”黄健吐出一个大大的烟圈,赶忙谦虚地回应。

    京酱菜园做的豆腐乳始于清康熙年间,兴盛于光绪朝,已有百多年的历史,即便到了未来的二十一世纪,依然为世人所喜爱。

    牛宏实在没有想到坐在自己旁边的人,竟然是京酱菜园的大老板,对于周常利给自己找来的这个租客,心中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同时,周常利此人的人脉之广和办事能力之强,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想起两人曾经发生的冲突,牛宏心情复杂地看了眼周常利,随后看向黄健,开口说道,

    “此前吃过黄先生家的腐乳很多次,心里很是喜爱,今天,着实没有想到竟然能见到黄先生本人,实在是倍感荣幸。”

    牛宏说着,欠身离座,伸出右手和黄健的大手握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“牛宏兄弟年轻有为,能跟你这样的青年才俊交朋友,也是我的平生所愿。来,坐下聊。”

    黄健说着,左手一摆,示意两人坐下谈。

    周常利看到牛宏的脸上挂满喜悦的笑容,知道今天自己办的这件事,牛宏很满意,一颗忐忑的心总算是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“黄先生,有没有兴趣把业务拓展到我们龙江省、金山县?我们那里的人工便宜得很啊!你一定可以赚到钱的。”

    豆制品是克山病的最大克星,如果能让龙江省的社员群众经常吃些豆腐乳,未尝不可以减少发病人群的数量。

    挽救更多人的生命,挽救更多家庭。

    想到龙江省正在面临克山病的困扰,看到制作腐乳的黄健,牛宏仿佛见到了救星。

    黄健听后,深深抽了一口香烟,缓缓吐出一个烟圈,回应说,

    “难啊!”

    黄健说完,弹了弹烟灰,继续说道,

    “龙江省地处苦寒,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气候寒冷,不利于腐乳的制作,其次道路运输也是一个大问题。”

    牛宏听后,微微一笑,说道,“黄先生还是不了解我们大东北。冬天的气温寒冷是不错,但是,我们房间里暖和呀!

    我们那里有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木材可供烧火取暖,气温完全不会影响腐乳的发酵制作。

    道路运输更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我的意思是,在龙江省当地生产,就在龙江省当地销售,你只管把钱带走就行。”

    听到牛宏的解释,黄健的心中微微一动,商人逐利,他也无法例外。

    黄健心动的表情落在牛宏的眼中,知道自己的话打动了他,决定趁热打铁,继续说道,

    “如果你愿意在县城选址,我跟我们县的秦书记说一声,他一定会大力支持你的项目。

    如果你愿意来我们牛家屯村,我这个生产大队长举双手欢迎。”

    周常利微眯着双眼静静地听着牛宏的介绍,心中暗自震惊,这个年轻人多重身份、背景深厚,真的是不简单啊。

    恰在此时,眼角的余光感知到黄健正看向自己,赶忙睁开眼睛,转过头去,从黄健的目光里,能够看出黄健同他一样,心中充满了震撼。

    一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,说起他们县的县委书记如同谈及邻家大哥。

    这份儿气魄,这份儿从容,还有如此年轻的年纪。

    足以让走南闯北、阅人无数的黄健另眼高看。

    “老黄啊,我觉得牛宏兄弟说道很有道理,你不妨抽出时间过去实地考察一下,再做决断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对,周大哥说得对,黄先生可以来我们金山县实地考察一下,看看我们金山县的人文和自然环境,究竟适不适合投资。

    另外,我再跟两位哥哥介绍一下我们金山县目前的治安状况。

    目前,我们正在全县范围内,以公社为单位,对潜藏在人民群众内部的敌特坏分子进行全方位打击。

    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

    未来还将继续,直至最终实现把金山县打造成一个安全、和谐,宁静、美好的宜居之地。

    而这个行动是我们县的秦书记亲自挂帅。

    目标实现,也只是早晚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商人只有在治安良好,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,才好进行商品交易,才能赚到钱。

    在一个治安无序,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里,别说赚钱,能把命保住就算是人生赢家。

    黄健深谙这个道理,因此,牛宏的一番介绍让他怦然心动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