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个意外的声响打破了凝重的气氛,会场爆发出一阵释然的轻笑。 吴浩望着台下亮起的闪光灯矩阵,忽然觉得这场辩论本身,或许就是人机融合的最佳隐喻:人类的思想碰撞出火花,而技术将这些火花编织成照亮未来的光。 掌声如潮水般漫过会场,前排海军领导微笑着点头,后排媒体记者的闪光灯连成一片星河。 孙教授侧过身与吴浩握手,低声道:“小子,你的答案比我预想的更有野心。” 吴浩回握住孙教授的手,目光中带着敬重与诚恳说道:“孙教授,野心谈不上,不过是想为未来战争探索更多可能。您的质疑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们能不断审视技术研发中的漏洞与不足。” 这时,研究军事伦理的林教授主动上前,赞许道:“吴总对人机融合的理解,让我看到了技术与人文的平衡。 尤其是‘元规则’的设定,既保证了技术的实用性,又守住了战争伦理的底线。 不过在具体实施中,如何确保‘元规则’不被篡改或绕过,或许还需要更严密的技术保障。” 吴浩立即回应道:“林教授所言极是。我们在系统底层采用了量子加密与区块链技术,每一条规则的修改都需要经过多节点验证,并且会留下不可篡改的操作日志。 同时,我们还设立了独立的伦理审查模块,一旦检测到规则执行可能违背基本伦理原则,系统会自动触发最高级别的警报。” 专攻人工智能的周教授推了推眼镜,饶有兴趣地说:“那个‘指挥风格图谱’和‘双盲验证机制’很有创意,不过在实际作战环境中,数据传输的延迟可能会影响决策效率。 有没有考虑过边缘计算技术,让部分验证过程在舰艇本地完成?” “周教授不愧是AI领域的专家,一下就抓住了关键。”吴浩露出钦佩的神情,“我们确实在研发边缘计算模块,预计能将数据处理延迟降低60%以上。 而且每个舰艇节点都具备独立的AI决策能力,即使与指挥中心失去联系,也能依据预设规则和本地数据继续执行任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