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记者们期待他接下来能走的远一些,报导的效果也会好很多。 没有废话,第二轮比赛继续。 看到题目的时候,观众们都觉得节目组有点搞,但很有意思。 二十八个箱子,代表着二十八位特别准备的观众。 选手抽中哪个,观众席里便会站起来一位,双方直接进行互动采访。 但是,肯定不会这么简单。 被采访的观众要么是带着浓重的口音,要么是年纪大的老人,大伙也终于明白,为啥国内主持人比赛,现场来了好几个老外,原来他们都是节目组安排的托。 对于主持人来说,你普通话过了甲等不稀奇,在日常工作中,不可能所有被采访者,都能说特别好的普通话,如何顺畅地与他们沟通,也是一门技巧。 董青说了,二十八位受访者身份各不相同,对于选手难度也不一样,要求的是在一分半钟内,调查对方的信息,越全面,得分越高。 为了公平起见,不同的受访者有不同的加分项,因为选择的老外,都是来到国内不足半年,对于汉语认知有限,想要顺利的采访,几乎不可能。 头一位运气还不错,他抽到的是个老奶奶,有些耳背,于是直接走下舞台,半蹲在边上进行采访,这一举动,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以及评委的肯定。 这轮没啥好瞒着的,其他选手看到他的表现后,有样学样,还是董青出来说了,这不是加分项,不允许下舞台,这才作罢。 主要是导演不让,花了那么多钱做的舞台,你们一个个跑下去是干什么,增加拍摄难度么。 一个个选手接连上台,经常出现问者心急如焚,连说带比划,可答者却一头雾水,倒是引发了不少笑料。 也有表现特别好的,比如朱伟明,他抽到的是来自英国的观众,直接用英语开始采访。 评委们没有制止,你能说外语,就是资本。 张思睿在第八个登场,肖一若也在关注这位劲敌,节目的种子选手。 “你希望抽中什么样的采访对象?” 张思睿的回答很霸气:“都没关系。” 事实也证明他有这个实力。 采访对象是一位来自日本的观众,过来了五个月,词汇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用语上头。 张思睿思路很明确,针对性地聊他的公司和工作,取得了奇效,对方虽然磕磕绊绊,但透露了不少内容。 想来,这一轮分数也不会太低。 作为前一轮首位的选手,肖一若再次登台,便获得了掌声,大伙都很期待,想看看他能不能在给出更好的表现。 大屏幕上还有十个数字未被挑选,看了一眼,选择了个7。 “为什么选7,lucky seven么?”董青问道。 他摇了摇头:“纯粹是个位数就剩下这么一个,看着有点难受,让它灭了吧。” 当被采访者站起身,操着完全不流利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时,几位评委微微摇头,肖一若运气不好啊,抽到了最难的一位。 来自阿联酋的阿布拉罕先生,来华夏只有两个月,会的中文不超过十句,而且,也不会说英文。 而在看电视的周琼愣了一下,连忙查了查手机,接着和电视里的肖一若一般,露出了微笑。 这特么,运气爆炸了! 肖一若登台之前,猜想过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嘉宾,结果来了个阿联酋的老铁,这不是瞌睡遇上了枕头么。 一开口,所有人震惊了,包括被采访的嘉宾。 叽里呱啦,叽里呱啦... 评委之一的张宏亮不敢置信:“他说的,不会是阿拉伯语吧?” “应该没错,你看他俩聊的那么开心,毫无压力的感觉。” “见鬼了,阿拉伯语不是属于比较冷门的语言么,他居然会?” 有评委找出选手资料:“特产里也没写这一项。” 选手们无奈了。 “卧槽,肖一若太牛了吧。” “我反正一个字都听不懂,说的啥呢。” “你看那嘉宾有多激动。” “我还是头一回听说主持人里有人会说阿拉伯语。” 之前有几位选手使用了英语,很娴熟,赢得不少称赞,可和台上的肖一若对比,似乎有点不够看了。 会英文不算稀奇。 朱伟明,郑先泰几位他的前队友同样一头雾水,你居然有这项技能,我们全都不知道。 一分半钟,肖一若结束采访,董青去到了特地喊来的阿拉伯语翻译边上。 第(2/3)页